從樺南鎮(zhèn)西行4公里,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村莊——梨樹鄉(xiāng)民主村。這個村,有一位男女老少夸獎、省、市、縣、鄉(xiāng)知名的女強人——孟凡梅。
  她出生于1961年8月10日,初中文化,2001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。2011年10月12日年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,并任老科協(xié)會員。6年多來,他任其職,盡其責;在其位,某其政。她立黨為公,德于愛民,舍己為人,“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”,帶領村民共同致富。從“魅力農家”到“平安家庭”、從“和諧家庭”到“星級文明戶”、從“感動樺南人物”到“樺南縣首屆農村實用人才”、從“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”到“扶貧先進工作者”,眾多榮譽是她人生中多次出彩的標志。2016至2018年被選為縣鄉(xiāng)兩級人大代表,2016年12月選為市人大代表。
  治村之道,莫要于安民。孟凡梅上任之后,第一件棘手的事,就是處理和解決本村老上訪戶吳淑珍的問題。吳淑珍的口糧田和責任田被往屆領導轉包給他人,她幫吳淑珍要回來后,吳淑珍認為給她要回來的地是劣等地,不如她原來的地質好,仍然多次上訪。孟凡梅對她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、導之以行,用誰也想不到的驚人之舉,教育說服了她。她用自己家的一等口糧及責任田共13.5畝與吳的3等旱田相交換。同時還替村委會墊付了欠她的1.5萬元錢。這一舉動使吳淑珍心服口服,再也不上訪了。孟凡梅以舍己為人,立黨為民的行為詮釋了“動之以言者,其感不深,動之以行者,其應必速?!贝迕裰篮鬅o不佩服。
安民之道,在于察其疾苦。2012年發(fā)生了歷史上罕見的大旱。旱田犁地土生煙,稻田龜裂隨處見,渴水地塊連成片。孟凡梅急稻農之所急,想稻農之所想,多次跑水務局、扶貧辦爭取資金,共打水田補水井4眼。與此同時,他還組織發(fā)動村民集資22萬元,又打了深水井8眼,及時解決了750畝稻田渴水問題。當年水田并未因旱災而減產。這一年8月份,全村農戶欠補水井抽水電費5.6萬元,無力繳納,孟凡梅毫不猶豫,全部墊付,至今也沒有償還。
她“不作無補之功,不為無益之事”。1993年該村開始飲用自來水,20多年如一日地抽地下深水井的水入大罐,然后再將灌中水輸送到各戶。由于水質較差,(含錳高)管道老化,大灌受腐蝕,嚴重影響村民健康。村民要求維修、更新改造的呼聲十分強烈。他以“利民之事,絲發(fā)必興”的責任擔當,對民眾的疾苦,聞其聲,記心中,踐其行,以“去民之患,如除腹心之疾”的愛心,往返于縣城有關部門與民主村之間,向水務局請求支持并予以解決,黎明而出,黃昏而歸,終于重新打了一眼深水井。當時架電資金籌不上來,她主動墊付4.7萬元,購買電線桿、電線和變壓器。不久,在她地努力和張羅下,更新改造了全村的自來水管道,又安裝了凈化設備,老百姓用上了放心水。村民們無不深受感動,他們說:“我們就需要這樣的村干部,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。”2012年12月他被樺南縣委宣傳部授予首屆感動樺南人物榮譽稱號。
治村者,以富民為本。民主村轄2個自然屯,耕地面積1.1萬畝(水田6767畝,旱田4233畝)全村708戶,1973口人,建檔立卡貧困戶103戶,263人,黨員32人。
組建“致富田”,分包貧困戶。民主村人多地少。村兩委在孟凡梅主張?zhí)嶙h下,將外出打工的105戶的土地1100畝,以每畝600元的價格流轉過來,由村兩委管理,把土地平整連片,組建“致富田”。將這部分土地分配給26戶貧困戶種植,有困難的,實行黨員與貧困戶對接幫扶,當年收益達到脫貧標準的,下年不再耕種,由其他貧困戶接種。平均畝產達1100多斤,畝收入1600多元,畝純收入達到800多元。貧困戶高斌,家庭5口人,父母多病,,常年服藥,孩子讀大學,家庭困難。2016年在“致富田”里種植130畝水稻田,總收入20.8萬元,純收入7.8萬元,,一舉實現(xiàn)脫貧致富。貧困戶薛明忠家庭3口人,孩子上學。2015年至2016年在“致富田”里種植水稻40畝,總收入6.4萬元,純收入2.4萬元。再加上移動大棚三次利用種蔬菜等收入0.9萬元。年人均純收入1.1萬元,摘掉了貧困帽子。
發(fā)展棚菜產業(yè),組建合作社。在孟凡梅的鼎力支持幫助下,她的丈夫劉偉(高級農民技師)籌集40多萬元,于2015年建起了48棟大棚,占地面積53000平方米,將12戶貧困戶旱田84畝按每年每坰8000元,高于正常價格承包過來,一年一簽合同,自己經營,帶動26戶農民,其中貧困戶19戶。2014年冬至2015年春,在孟凡梅的鼓勵支持下,劉偉牽頭帶領5戶農民建起了樺南縣梨樹鄉(xiāng)綠澤水稻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現(xiàn)有土地3000畝,入社社員14戶,實行統(tǒng)一整地、育苗、施肥和管理,分散經營、層層把關的經營方式。2016年水稻育苗后,孟凡梅與丈夫共同商議,將這48棟大棚進行二次利用,全部提供給43戶貧困戶無償使用,指導他們種植各種蔬菜,當年每戶收益都在3000-5000元左右,當年全部脫貧。貧困戶仲波,家中5口人,父母常年有病,他種了一棚豆角、2棚黃瓜、晚香菜,純收入1萬元多,加其他收入,年純收入2.65萬元,人均0.5萬元以上。2017年6月,村兩委在省包扶單位省紀委支持幫助下,爭取扶貧資金165萬元,建起45棟,每棟600平方米,總計27000平方米蔬菜大棚,種植晚西瓜,吸納45戶貧困戶種植,每棟每戶增收1395元。2017年10月份村兩委又建起2棟溫室大棚。2018年,2棟溫室大棚種植有機瓜,93棟大棚中16棟農戶經營,余下的78棟統(tǒng)一經營,種植硬果番茄,除去各項成本,結余歸村集體上繳統(tǒng)籌。吸納貧困戶20戶在大棚里干活,年人均收入4500元。
為了讓蔬菜順利進入市場,打開銷路,帶領致富,孟凡梅牽頭,組織36戶貧困戶,88口人,成立了景茂蔬菜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,為菜農提供服務。與此同時,孟凡梅組織和發(fā)動13戶貧困戶發(fā)展庭院經濟,號召他們在自家小園內種植有機綠色蔬菜,如豆角、茄子、辣椒、西紅柿等,不上化肥,不施農藥,通過專業(yè)合作社進入市場,以高出市場0.5至1元價格出售,供不應求。2017年13戶貧困戶每戶均增收1800元。2018年鼓勵農戶整村推進庭院經濟生產,拓寬市場。
深植“搖錢樹”,光伏惠貧戶。2017年孟凡梅積極運作,爭取到了省光伏發(fā)電產業(yè)扶貧項目,投資225萬元,建設總裝機容量300千瓦光伏發(fā)電站1個,年發(fā)電量41萬度。按照國家補貼電價0.88元/度計算,年收益36萬元,帶動建檔立卡無勞動能力貧困戶60戶,戶年均收入2050元。老百姓說:“傾斜‘三農’邁大步,黨的政策共同富,村里栽上搖錢樹,脫貧攻堅惠農戶”。
     孟凡梅在光伏基地帶領貧困戶采摘萬壽菊
鼓勵勞務輸出,多元收入脫貧。這是孟凡梅的一個重要主張。在她的鼓勵下,民主村每年都有100多名青壯年外出打工。他們或離土離鄉(xiāng),或離土不離各鄉(xiāng)(村)。有從事二三產業(yè)的、有經商的、有從事飲食行業(yè)的、也有從事建筑業(yè)的或到三江地區(qū)、省內外關內大城市打工的、也有在鄉(xiāng)內打零工的。他們每年少則掙3000-5000元,多至人均2萬元左右。
為官一任,造福一方。心系貧戶,不忘百姓。這是孟凡梅當村黨支部書記的初衷。她不忘初心,不辱使命,信仰堅定,理想執(zhí)著,踐行宗旨,實現(xiàn)諾言。她帶領全村黨員認真開展“兩學一做”活動,發(fā)揮村黨支部的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堅持“三會一課”制度,根據(jù)黨的中心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召開黨員大會、支部委員會、生活會,每季度講一次黨課,由孟凡梅或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親自備課講課。孟凡梅等老黨員“修己安百姓(《論語·憲問》)”。青年農民徐寶國(38歲),3口人,孩子上學,經營4.1畝(其中水田1.5畝)地,建檔立卡貧困戶,因土地少貧困,2014年到外地承包180畝地,賠了很多錢。2015年,他想貸款繼續(xù)包地種,但在擔保上犯了難,孟凡梅用自家土地為其擔保貸款,2017年還清貸款和外債,2018年徐寶國年末實現(xiàn)脫貧。黨員曹純清、王占海、李鴻福、劉偉等帶動8戶貧困戶,其中曹純清養(yǎng)豬帶動4戶,劉偉在技術上領帶貧困戶。民主村黨支部,以黨建領航,聚焦脫貧攻堅,創(chuàng)新實行“黨建+”模式,把基層黨建與產業(yè)、幫扶、服務、關工、網絡等深度融合,切實發(fā)揮村級黨支部的政治優(yōu)勢和組織優(yōu)勢,帶領全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。
美麗新民主,舊貌換新顏?,F(xiàn)在的民主村路,水、電、網絡皆通。過去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腳泥的現(xiàn)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,泥草危房不見了,代之以寬敞、明亮、保溫、舒適的彩鋼磚瓦房,美麗若畫。2015年村內修建網狀水泥路面15700延長米,修U型槽、綠化帶景觀樹1100延長米、文化墻600平方米、健身廣場4700平方米,建圖書館40平方米,藏書3700多冊。村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。
孟凡梅為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,為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,為村集體和農戶利益,為大家舍小家,“夙夜在公”。有的村民說她“犯傻”,有的老黨員說:“沒她這么傻干,貧困戶能脫貧嗎?我們村能建設得這么好嗎?這幾年我們村大變樣了,孟書記干的挺好?!蹦切┠晁煞蛘f:“她再這么干下去把家都得干黃”,可是,現(xiàn)在丈夫不但不這么說了,而且鉚足勁地支持她,并說:“她干的是興村利民之事,干正事我能不支持嗎?”孟凡梅說:“我吃百姓的飯,穿百姓的衣,就要為百姓辦事,因為我也是老百姓”。
  宋朝人趙湘曰:“古之人將教天下,必定其家,必正其身。”孟凡梅治理全村,建設美麗民主,正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,按照黨規(guī)黨法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,約束規(guī)范家人的言行。她丈夫劉偉,中共黨員,曾兩次獲縣級優(yōu)秀黨員稱號,1987年獲得高級農民技師資格稱號,幾十年如一日地為本村村民傳授水稻、農技栽培技術。他們相濡以沫,婦唱夫隨,夫干妻幫。孟凡梅為村政建設,脫貧攻堅,為村民謀求福祉,興村利民之舉,他都一貫支持,需要墊錢,他馬上幫著張羅和籌集,她提出讓丈夫擔負起全村水田、蔬菜大棚如種苗、施肥、用藥、植保、病害、用水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指導把關的責任,他二話不說,以一個農民技術員的責任擔當,經常出沒于田間、大棚,親力親為,哪里出現(xiàn)疑難問題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貧困戶貸款找不到擔保人時,孟凡梅知道后與丈夫商議用自家耕地作擔保,劉偉說:“行”!以好地換孬地維穩(wěn)、以自己地為貧困戶作擔保、以自己的積蓄為村民和集體墊付,這種“凡益之事,與時偕行”,以百姓之心為心的高尚品質,在他們言行中處處折射出時代的光芒。
2017至2018年4月,原省委副書記、省長陸昊和現(xiàn)任省委副書記、省長王文濤及省監(jiān)察委書記王常松等,在市、縣領導的陪同下深入到民主村進行黨建、扶貧工作調研。對該村黨建、美麗鄉(xiāng)村建設、脫貧攻堅等項工作都給予很高的評價。
省長王文濤深入民主村指導黨建、扶貧工作
從2012年到2017年,孟凡梅先后被授予“魅力家庭(縣級)”、“平安家庭”示范戶(國家級)、“和諧家庭”標兵、“十佳星級文明戶”。2012-2018年,被縣委縣政府授予首屆農村實用人才,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,扶貧先進工作者、優(yōu)秀村干部。2017年榮獲佳木斯革命老區(qū)“巾幗創(chuàng)業(yè)先進個人稱號。她這些榮譽的取得,她“權為民所用,情為民所系,利為民所謀”,她心中裝著全村老百姓,唯獨沒有自己。那種犯傻的傻干勁,怎能不使村民欽佩和敬重呢?從她治村愛民、勤政奉獻的傻干中,村民們不難看出他有一顆金子般的心。
鄉(xiāng)村兩級干部評價說:“她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大忙人,舍小家為大家的‘傻子’,利黨為民的奉獻者,改革開放的排頭兵,是農民致富的領頭雁?!?/SPAN>
樺南縣老科協(xié)  夏治瑞
2019年8月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