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合黑龍江省寒溫帶氣候特征、土壤條件及南瓜產業(yè)特點,2025年備春耕需圍繞“抗逆穩(wěn)產、提質增效”核心目標,重點做好以下工作:
一、科學研判氣侯特點和趨勢,因地因時制宜安排農事
據氣象部門預測,今年我省春季氣溫總體偏高,終霜凍略早,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(qū)可能發(fā)生倒春寒現象。要密切關注氣象變化,確保南瓜在最佳適播期內完成播種,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,努力做到播種率和出苗率一致、播種密度與收獲密度一致,為全年農業(yè)豐收打下堅實基礎。
二、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
(一)科學選地
地形與土壤:優(yōu)先選擇崗地、漫崗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原地塊,避免低洼易澇區(qū)。土壤以沙壤土或輕黏土為宜,pH值5.5-6.8,忌重黏土、鹽堿地。
輪作要求:嚴格執(zhí)行3-5年輪作制度,前茬以玉米、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為佳,嚴禁與葫蘆科、茄科作物連作或迎茬,降低疫病等土傳病害風險。
(二)精細整地
我省部分地區(qū)受去年秋澇影響,一些低洼地塊未能完成秋整地,致使今年需要春整地的面積明顯增加。當務之急是必須推行高質量春整地作業(yè),盡快達到待拍狀態(tài),不誤農時。土壤化凍3-5厘米時啟動作業(yè),采用缺口重耙或聯合整地機完成滅茬、碎土、起壟、鎮(zhèn)壓,壟距65厘米(標準壟)或110-130厘米(大壟),壟高18-22厘米,確保壟體飽滿、壟向筆直。作業(yè)前期,全方位勘察地形地貌規(guī)劃整地方案。翻耕階段,利用大型深耕機械打破犁底層。平整環(huán)節(jié),依靠激光平地技術實現精準作業(yè),并開挖排水溝渠。最后通過耙地、鎮(zhèn)壓等操作細化土壤顆粒,增強耕層結構,提升黑土地抗旱防澇能力和蓄水保墑能力,為種子創(chuàng)造良好的萌發(fā)生長環(huán)境。
三、品種優(yōu)化與播種技術
(一)品種選擇
籽用南瓜:主推銀輝3號、金輝4號、寶清大白板等高產早熟品種,生育期95-105天,抗逆性強、籽粒飽滿。
鮮食南瓜:主推國品天香、龍貝1號、馨蘭南瓜及貴族1號等,早熟性突出(謝花后35天可采收),肉質粉糯,適合鮮食及加工。
特殊需求:加工企業(yè)訂單種植可選擇蜜本南瓜、京紅栗等專用品種,需與收購方簽訂質量協議。
(二)播種安排
播期確定:5-10厘米地溫穩(wěn)定通過8℃、土壤含水量20%左右時播種,一般為5月10-15日。采用“坐水種”或滴灌帶鋪設技術應對春旱。
播種密度:
籽用南瓜:標準壟壟距65厘米,株距45-50厘米,畝保苗2000-2200株。
鮮食南瓜:大壟雙行(壟距110厘米),窄行距40厘米,株距40厘米,畝保苗1800-2000株。
播種質量:使用精量播種機,種肥隔離8-10厘米,播深3-5厘米,鎮(zhèn)壓后覆土嚴密,確保“下籽均勻、深淺一致”。
四、科學施肥與水分管理
(一)施肥方案
1、基肥: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-4000公斤+硫酸鉀型復合肥(15-15-15)15-20公斤,結合整地深翻入土。
2、種肥:畝施磷酸二銨5-10公斤,側深施于種子下方5厘米處。
3、追肥:
伸蔓期:畝追尿素10公斤,促進營養(yǎng)生長。
膨果期:畝追硫酸鉀復合肥15公斤,配合葉面噴施0.2%磷酸二氫鉀,提升果實品質。
(二)水分調控
灌溉:采用膜下滴灌或淺埋滴灌技術,全生育期灌水4-5次,重點保證伸蔓期、膨果期水分供應,每次灌水量20-25立方米/畝。
排水:低洼地塊需配套排水溝,降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,防止爛根。
五、病蟲害綜合防控
(一)病害防治
白粉?。喊l(fā)病初期噴施15%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5%百菌清煙劑熏棚,7-10天一次,連續(xù)2-3次。
霜霉?。哼x用72%霜脲·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,結合高溫悶棚(棚溫35℃維持2小時)。
細菌性緣枯?。悍N子用50℃溫水浸種20分鐘,發(fā)病初期噴施72%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。
(二)蟲害防治
蚜蟲:畝用10%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對水噴霧,或懸掛黃色粘蟲板誘殺。
地老虎:播種前用50%辛硫磷乳油拌毒土(藥土比例1:100)撒施,幼蟲期噴施40.7%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。
六、機械化與政策支持
(一)農機作業(yè)
整地環(huán)節(jié):推廣秸稈全量還田聯合整地機,一次完成粉碎、深松、起壟、鎮(zhèn)壓。
播種環(huán)節(jié):應用北斗導航精量播種機,實現行距、株距精準控制,減少人工誤差。
植保環(huán)節(jié):采用自走式噴桿噴霧機或無人機施藥,提高作業(yè)效率和安全性。
(二)政策與市場
補貼申報:寶清縣等地對連片種植30畝以上的南瓜給予300元/畝補貼,需在鄉(xiāng)鎮(zhèn)政府完成面積核實與公示。
訂單對接:聯系加工企業(yè),簽訂“保底收購+分紅”協議,保障銷售渠道。
技術服務:通過“12316”農業(yè)服務熱線或當地農技推廣站,獲取病蟲害測報、田間管理等實時指導。
七、風險預警與應對
低溫冷害:密切關注氣象預報,遇“倒春寒”時提前噴施0.5%磷酸二氫鉀+蕓苔素內酯,增強植株抗逆性。
市場波動:加入南瓜種植合作社或行業(yè)協會,共享市場信息,通過“期貨+保險”模式對沖價格風險。
通過以上措施,可有效提升黑龍江省南瓜生產的標準化、機械化水平,實現“抗災保產、提質增效”目標。建議農戶結合本地實際,細化技術方案,并積極對接政策與市場資源,確保備春耕工作順利開展。
來源:黑龍江省省農業(yè)農村廳
(同江市老科協劉東林提供)